首页

在线观看女王调教免费

时间:2025-05-24 16:40:52 作者:我的光影西藏丨李冬:用镜头拾忆西藏变迁之路 探索“未被看见”的风景 浏览量:98150

  中新网徐州3月16日电 (朱志庚 谭晓立)“既然找不到烈士的家属,那么我就是他们的亲人,39年来逢年过节我都会代替他们家属过来祭扫。”3月15日,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纪湾村村民纪厚军来到纪湾烈士陵园修剪松树、绿植,为烈士墓碑描红、擦拭。

清明节前,纪厚军来到烈士陵园把墓碑上红五星描得通红。 朱志庚 摄

  纪湾烈士陵园里干净肃穆,纪厚军走到一处墓区。随后,他拿出一条毛巾擦拭起墓碑,他的手一直在颤抖,但擦得十分仔细,阳光照在老人的脸庞上。“这32位烈士无法辨认身份,不能让烈士无人扫墓,我退伍回家后,就跟着父亲给他们扫墓。”纪厚军说。

  在一处无名烈士墓碑前,纪厚军把旁边的迎春花树枝修剪整齐,把遮挡墓碑的松枝剪掉,清理干净后,他用毛笔把墓碑上的五角星描得通红、闪亮。“五角星是帽徽,代表了军人的形象,描红是对烈士的尊敬。”73岁的纪厚军介绍。

  1945年8月,日本投降前夕,新四军淮北军区三分区攻克睢宁,取得大捷,决定乘胜追击。邳睢铜灵革命根据地独立一团、二团及睢宁地方武装组成作战部队,攻打日伪军占据的双沟。战斗取得胜利,睢宁全境获得解放,200多名战士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。

纪湾烈士陵园纪念碑。 朱志庚 摄

  “其中有36名烈士被安葬在纪湾村南湖。”纪厚军说,作为双沟战斗的亲历者,他的父亲主动承担起守护这片墓地的责任并帮助烈士寻找家人。经过努力,有4位烈士被家属认领。32名烈士无人知晓,他们的墓成为无名烈士墓。

  1985年清明节,纪厚军在墓地扫墓时偶遇一名烈士家属。那是一名白发苍苍、佝偻着背的老人。“他告诉我,自己年纪大了,身体不好,以后怕是不能再来扫墓,希望我每年代他祭扫,我答应了。”纪厚军说。这句承诺,他履行了39年。

  2014年,纪湾烈士陵园建成,32位无名烈士以及在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牺牲的双沟籍烈士等共70位烈士的墓迁入陵园。

  “靳洪义烈士是1945年双沟战斗中牺牲的睢宁籍人,由于家人已定居上海,且年事已高,不能经常祭扫。我承诺烈士的家人,逢年过节代为祭扫。”纪厚军拿着墓碑旁的酒瓶介绍,每年大年初一早晨,他都会捧一碗饺子,提一瓶酒来烈士陵园敬先烈。数十年来,他风雨无阻。

纪厚军修剪遮挡墓碑的松枝。 朱志庚 摄

  纪厚军深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的重要性,他经常到学校义务宣讲,让学生们了解双沟战斗中烈士们的英勇事迹。每到清明时节,各地学校、机关单位等到烈士陵园祭扫、献花,纪厚军就担任义务讲解员,讲述英雄的事迹。纪厚军说:“脚踩这片土地,时刻都能感受到烈士们洒过的热血。”

  纪湾烈士陵园里建有纪湾革命烈士纪念馆,陈列了一些烈士的遗物。纪厚军曾尝试以此为线索,帮助烈士们寻找家人。遗憾的是,由于遗物大都受损,寻亲工作无法进行。“不找了,从今往后,我就是他们的亲人。”纪厚军说。

  纪湾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陈祥科说,老纪是个热心人,多年来,他甘当义务志愿服务宣传员,接待前来瞻仰者达10多万人次,为大家讲解红色故事,传播红色文化精神。

  2023年11月17日,江苏省文明办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“江苏好人”名单,纪厚军入选诚实守信类“江苏好人”。(完)

【编辑:唐炜妮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杭州亚运会)城市志愿者观察:与亚运同呼吸、同感受

专家认为,美国会近日通过涉TikTok法案体现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支持特斯拉在华测试最新科技,是外资与中国市场的“双向奔赴”。这再次展现了中国政府扩大开放的积极姿态,中国欢迎外资企业在中国落地先进的智驾技术,让中外技术在国内同时开花,共同进步。(中国日报)

从民族工业发祥地到民营经济大区 上海普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

北京8月6日电 革命题材电影《延安归来》新闻发布会日前在北京召开。该片创作以“窑洞对”跳出历史周期率为核心,用一个新的视角展现了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建立的这段辉煌历史。

第18届马来西亚亚洲防务展开幕

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民主党长期以来一直是“匿名献金”的批判者,认为这只会更方便亿万富翁用金钱影响政治。哈里斯本人甚至曾批评特朗普说:“特朗普拥有巨额捐赠者、大公司和匿名献金,他们愿意开支票帮他再执政四年。”

从总书记引用的典故,读懂一个“重要法宝”

针对各种扰乱政府采购市场秩序的问题现象,《行动方案》提出要加强常态化行政执法检查,针对当前政府采购领域反映突出的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、采购代理机构乱收费、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、供应商围标串标等“四类”违法违规行为,持续开展专项整治,曝光典型案例,形成有效震慑。

2024第十五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揭幕战:雅各布·马雷茨科收获两衫

近日,走进阿拉尔市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公司)厂区,2023年回收的残膜堆积如山,这些曾让人头疼的“白色垃圾”如今已成为“宝贝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